- 所属栏目: 志愿百科
1977-1979新三届——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新三届”指的是恢复高考后1977、1978、1979这三年考入大学的新生。显然“新三届”是恢复高考的产物。那么恢复高考前的大学入学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1、中华民国的大学是如何入学的?
答: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以后,新式学堂逐渐开办。高校入学方式采取单考为主,兼有联考、统考等方式到大学就读,即或到海外留学,也采取以考试方式选拔,以与西方教育接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院校以什么方式入学?
答: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大学的招生方式五花八门。从1952年起,大学统一考试入学,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3、1952年至1965年招收了多少大学生?
答:1952年至1965年这14年中,报考人数408万,共录取新生221万。
4、“文革”开始的1966年有大学招生吗?
答:没有,原本是推迟半年进行,结果是废止高考11年。196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社论,配发中央和国务院《改革高等学校招考办法》文件。其实在1966年7月24日,中央和国务院发出通知:宣布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同时“取消考试”,“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生”。
5、“文革”中大学招生停了几年?
答:四年,也即1966年至1969年大学没有招生。但1966年前入学的三至四届老大学生还在校,没有毕业,在停课闹革命。
6、“文革”期间恢复招生的背景是什么?“工农兵学员”概念怎样形成?
答:1968年7月22日毛泽东主席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两个月以后作了补充:“要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中选拔学生。”10月13日又说:“大学,以后重新搞,从工厂里头,从参加农村工作的那种中学生里头招收学生,这包括军事学校。”至此,“工农兵学员”的概念完整形成。
7、具体招生是哪年恢复?
答:1970年。1968年10月31日毛泽东说,大学“已经两年不招生了,我看再准备两三年,(在校大学生)就差不多走光了。”具体部门遵循领袖“准备两三年”的意见。1970年3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打报告给中央,要求试点招收大学生;5月27日“两校”又提出试点招收大学生意见修改稿;6月27日,经毛泽东审阅同意,中共中央转发北大、清华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
8、工农兵学员以什么方式入学?
答:北大、清华试点招生办法主要是: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从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中招收。主旨是“废除考试”,“推荐入学”,“学制二至三年”。
9、北大、清华1970年招收了多少学生?
答:1970年北大计划招2000名、清华计划招2100名,实施中有所突破。8月,北京大学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报到,9月开始上课,清华大学也同步进行。稍后少数高校也仿照这个条件招生,在1971年3月入学,所以1971年没再招收。
10、北大、清华毕竟还是试点招生,工农兵学员有全国性招生文件吗?
答:有。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产生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8月13日中共中央文件转发。文件中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废除考试入大学。招生对象是“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一般应有相当于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有二至三年实践经验是硬性条件之一,因而应届中学生没有报名资格。学制二至三年。《纪要》成为招收工农兵学员的指令性文件。
11、工农兵学员有没有文化课考试要求?
答:没有。1973年对《纪要》有两处修改。一处是:应保证具有初中以上的实际文化程度。一处是:在推荐基础上进行文化考查,了解推荐对象所掌握的实际文化程度。“考查”是了解推荐对象的文化状况,并不作为入学必备条件。
12、工农兵学员招了几届?多少人数?
答:招收七年六届,共计94.5万。1970年北大、清华所招是9月开学,同年其他院校招收的在1971年3月入学,所以1971年不再招生。1976年招收这届工农兵学员在1977年3月入学。
13、恢复高考是在什么时机下酝酿的?
答:1977年7月20日,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四个职务,并分管科技教育界。8月4日至8日召开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根据邓小平的要求,科学院系统由吴明瑜负责,高校系统由刘道玉负责。参会名额定30人,但实际参会人员33人:中科院16人,高等学校15人,中国农业科学院1人,中国医学科学院1人。在8月6日下午。查全性副教授发言要点是:现行招生制度有四个严重弊端,一是埋没人才,二是卡了工农子弟上大学,三是坏了社会风气,四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他建议立即建立全国统一的报考招生制度。
14、温元凯建言“十六字招生方针”什么时间提出?
答: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后,温元凯马上提出恢复高考方案:“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邓小平听后表示赞赏,并认为可以拿掉“领导批准”四字,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
15、向全国公布《招生意见》是哪一天?
答: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专题新闻,公布了北京招生会消息和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内容。《招生意见》主要是: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凡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生(含在读成绩优秀者)均可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有专长者,年龄放宽到30岁。在职军人报考地方院校由总政治部制订具体办法。政审主要看本人表现。
16、恢复高考第一年为何没有全国性命题呢?
答:第一,这年没有全国课程标准和教育大纲,无法统一标准;第二,时间紧,任务重,报考人数多的程度无法估计;第三,便利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卷。实施中也有联合命题的,如广东与贵州的作文题目均为《大治之年气象新》。
17、1977年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时间?
答:分文理两类进行,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加试外语。
各地高考在11月28日至12月25日陆续展开,历时近一个月完成。高考大省浙江、江苏等地因招生人数多,以县级为单位举行了一次文化测试(初试),只有分数上线的才能参加省级命题正式高考(复试)。
18、1977年考生知道自己的考分和政审情况吗?
答:1977年《招生意见》没有规定可以公布考分,不公布高考分数是招生纪律,对考生也一律保密,本人无从知道。直到1978年招生会议上,是否公开争论激烈,最终由邓小平拍板,在《招生意见》上写明公布考生的各科考试成绩。而1977级是各省市自治区分头出卷评卷,有的地方严守招生纪律,考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考分;有的地方不知为何在当时就告诉了考分。显然,这是执行政策宽严不一导致。至于“政审情况”与考生见面,也是1978年《招生意见》规定后,考生才能够知道。
19、1977年考生知道大学有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吗?
答:考生不知道。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以27号文件批转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的报告》,恢复“文革”前的60所重点院校(原有68所),新增28所,共计88所,也即2月17日以后才有重点院校名单文件。1977年的高考在1977年11月至12月之间完成,考生的志愿是在考试前就填写完毕,因而考生不可能提前知道哪些是重点?。国务院批转报告已迟至2月17日,这对77级考生填志愿已无实际意义,因为他们早已填好志愿上报,且大多地方的新生已录取完毕,并在2月下旬报到入学。回顾当时社会现实就可理解,这一年对考分、政审、体检都属保密范畴,就绝大多数考生而言自己没有选择权。
20、1977年录取率是多少?在什么时间入学?
答:报考人数570万(“初试”淘汰未计入),共录取27.3万,录取比例4.8%。在1978年2月底至3月入学报到。由于录取人数过少,经邓小平同意,在4至5月扩招了一批新生。
21、1978年的报考大学人数和录取情况如何?
答:这一年报考大学人数610万,录取40.2万,录取比例6.6%。
22、1979年大学招生情况有变化吗?
答:有。国务院1979年5月3日批转了教育部上报的《一九七九年高等学校招生会议报告》和《招生意见》。与1978年比大的变化没有,但有调整,总体比1978年更卡紧。主要是:1)仍分文理科目考试,报告重点院校外语考试成绩按考试分数的10% 计入总分。2)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特殊的不超过28周岁。3)政审比1978年更细化。4)招生指标卡紧,原因是1978级比1977级突增近13万人,有些地方扩招生分数过低,质量下降,还有校舍等条件一下跟不上。国家计委要求缩减至27万,教育部要求30万,国务院批转按30万招。5)全国统一考试在7月7日至9日举行。
23、1979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情况如何?
答:报考468.5万,录取28.4万,好像是国家计委与教育部的折中。录取比例6.06%。
24、这三届考生的年龄构成情况如何?
答:77、78、79这三年的《招生意见》对报考年龄和条件略有区别。以77、78级论,考生最大为1946年出生,最小为1962年出生,相差16岁。学生以1955年至1958年段为最多,其他为1952年至1954年段,1947年至1950年段,1959年至1960年段,而1961年以后和1947年之前出生的是极少数了。78级平均年龄大于77级,是因为对报考年龄与婚否限制放宽。79级的年龄构成情况不清楚。至于兄弟姐妹有二人、三人在同年考入大学的例子比较多。
25、1977、1978、1979这三年所招大学生为什么称“新三届”?
答:与1966、1967、1968这三年中学生对应而来,上述三个年份的中学生叫“老三届”,恢复入学的前三级大学生就俗称“新三届”。
26、“新三届”与工农兵学员有过交集吗?
答:有。这三届的学生与工农兵学员都同时在校学习过。
27、那些没进大学在1978、1979年就直考研究生入学,如葛剑雄、易中天、邓晓芒等著名学者也算“新三届”吗?
答:按时间可列入“新三届”,因为当年的专科生也是列入的,但研究生算不算“新三届”,好像还没有这个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