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 志愿百科
当前栏目: 志愿百科1950年建校的山东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25-10-30 02:50:09
阅读数:49
1950年10月山东师范学院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组建的本科高校之一,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师生以及天算系和文科部分教师调入学校奠定了学校发展之基。
1955年7月全校迁入济南市千佛山下新校址;
1955年10月学校将10月29日确定为校庆日并举行庆祝建校5周年活动;
1958年郭沫若先生为中文系学生刊物《桃李林》题写刊名;
1970年8月学校部分院系迁至聊城办学后陆续迁回济南留下部分教职员和设备等在聊城办分院(今聊城大学前身);
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属重点高校;
1981年8月学校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
1981年11月学校6个学科获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6月学校召开第一届中美图论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系学校首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1987年12月物理系王喜山《离子层对铝阴极的保护技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90年11月物理系张怿慈教授的“原子一分子重排碰撞理论的研究与计算”项目生物系赵可夫教授的“非盐生植物盐害机理研究”项目被列入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
1991年5月学校国家级刊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创刊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刊名;
1992年12月国家人事部批准薛成山研究员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5年7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宫志峰获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特等奖;
1995年9月刘祚昌著作《杰斐逊传》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6年6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日本籍学生饭塚孝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3月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
2005年10月学校济南长清湖校区正式启用;
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料;
2009年学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团队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7年,学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学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为首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
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1955年7月全校迁入济南市千佛山下新校址;
1955年10月学校将10月29日确定为校庆日并举行庆祝建校5周年活动;
1958年郭沫若先生为中文系学生刊物《桃李林》题写刊名;
1970年8月学校部分院系迁至聊城办学后陆续迁回济南留下部分教职员和设备等在聊城办分院(今聊城大学前身);
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属重点高校;
1981年8月学校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
1981年11月学校6个学科获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6月学校召开第一届中美图论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系学校首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1987年12月物理系王喜山《离子层对铝阴极的保护技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90年11月物理系张怿慈教授的“原子一分子重排碰撞理论的研究与计算”项目生物系赵可夫教授的“非盐生植物盐害机理研究”项目被列入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
1991年5月学校国家级刊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创刊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刊名;
1992年12月国家人事部批准薛成山研究员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5年7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宫志峰获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特等奖;
1995年9月刘祚昌著作《杰斐逊传》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6年6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日本籍学生饭塚孝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3月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
2005年10月学校济南长清湖校区正式启用;
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料;
2009年学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团队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7年,学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学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为首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
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